荷載引起的裂縫
混凝土橋梁在常規靜、動荷載及次應力下產生的裂縫稱荷載裂縫,歸納起來主要有直接 應力裂縫、次應力裂縫兩種1. 直接應力裂縫是指外荷載引起的直接應力產生的裂縫 裂縫產生的原因有:
(1)設計計算階段,結構計算時不計算或部分漏算;計算模型不合理;結構受力分析計 算與實際受力不符;內力與配筋計算錯誤;結構安全系數不夠。結構設計時不考慮施工的可 能性;設計斷面不足;鋼筋設置偏少或布置錯誤;結構剛度不足;構造處理不當;設計圖紙 交代不清等。
(2)施工階段,不加限制地堆放施工機具、材料;不了解結構受力特點,隨意翻身、起 吊、運輸、安裝;不按設計圖紙施工,擅自更改結構施工順序,改變結構受力模式;不對結 構做機器振動下的強度驗算等。
(3)使用階段,超出設計載荷的重型車輛過橋;受車輛、船舶的接觸、撞擊;發生大風、 大雪、地震、爆炸等。
2. 次應力裂縫是指由外荷載引起的次生應力產生裂縫 裂縫產生的原因有:
(1)在設計外荷載作用下,由于結構物的實際工作狀態同常規計算有出入,從而在某些 部位引起次應力導致結構開裂。
(2)橋梁結構中經常需要鑿槽、開洞、設置牛腿等,在常規計算中難以用準確的圖式進 行模擬計算。實際上,受力構件挖孔后,力將產生繞射現象,在孔洞附近密集,產生巨大的 應力集中。在長跨預應力連續梁中,經常在跨內根據截面內力需要截斷鋼束,設置錨頭,而 在錨固斷面附近容易出現裂縫。 實際工程中,次應力裂縫是產生荷載裂縫的最常見原因。次應力裂縫多屬張拉、劈裂、 剪切性質。在設計上,應注意避免結構突變,當不能回避時,應做局部處理。
- 上一篇:混凝土的結構和化學
- 下一篇:混凝土開裂的圖像分析與劣化度的評估